<script>showPlayer({id: " pvservice xml 202" />
首页 >> 项目

林万龙:解民生之多艰,育天下之英才,培养更多知农爱农

2021-12-27 09:17:16来源:人民网-教育频道 原创稿

 

<script src="http://tv.people.com.cn/img/player/v.js"></script><script>showPlayer({id:"/pvservice/xml/2021/12/26/e2fa47d8-8c0c-4833-ac86-8a130236c8a3.xml",width:640,height:360});</script>

人民网北京12月26日电 (记者孙竞)以“共建·共融·共享——提升高校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”为主题的人民网2021大学校长论坛日前在四川成都举行。本届论坛特别设置了北京分会场,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出席论坛并发言。

“怎么样培养好人才,怎么样使用好人才,这是科技自立自强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。”林万龙指出,中国农大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力举措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,培养知农爱农的情怀,培养强农兴农的能力,培养学农为农的行动。

第一,学校大力强化知农爱农的情怀教育。打造《大国三农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,建设一批《大国三农》系列通识课程,建设耕读实践基地,构建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模式,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,对“三农”有了解,对“三农”有感情。

第二,注重培养学生强农兴农的能力。学校围绕新农科建设进行了大量的专业改造和专业升级,持续优化专业布局,例如增设了兽医公共卫生、食品营养与健康、农业智能装备工程、土地科学与技术、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等多个新农科专业。同时,学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调整,实现“通专平衡、交叉融合”,既有专业教育的培养,又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。学校还设立人才培养特区,推进实施“强基计划”,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,推动国家亟需领域后备人才的培养。

第三,着力培养学生学农为农的行动。开展实践育人工程,形成了“科技小院”“种业菁英班”等一系列扎根“三农”一线的实践育人特色品牌,指导学生到“三农”一线,对接脱贫攻坚、对接乡村振兴、对接农业绿色发展等,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。

林万龙表示,在用好人才方面,中国农业大学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部署十大科技行动计划,布局营养健康、耕地保护、种业、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科技攻关行动。在人才评价方面,做出重大改革,以科技人员的实际贡献、原创性的贡献,来评价其科技成果。

“破解‘卡脖子’的技术领域难题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科技评价机制的问题。这个评价机制应该更多地起到鼓励合作的作用,今年校长论坛的主题叫‘共建、共融、共享’,这三个‘共’的实质就是合作。只有合作才有可能‘共建、共融、共享’。所以,在高校内部,怎么样鼓励大家合作,做出更多更高质量的成果,是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。鼓励科技评价体系改革,鼓励高校之间开展合作,这就是新型举国体制非常重要的一个涵义。”林万龙说道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新闻